2024-07-25 17:54:10 | 专科路标网
近年来,广大考生的主流报考趋向集中于热门专业,如医学专业、 计算机专业 等职业发展较好,工作稳定的优势专业。在新高考“3+1+2”模式中,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对选科组合难免有所疑问,学医必须学物 化生 吗?选物化生还是物化地?
一、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
一般来讲, 如果考生想学医,那物化生就是最好的选科组合。 我们会从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各大高校医学专业的严格要求等方面剖析,以供大家参考。
1、各大高校医学专业的报考条件
大多数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要求考生的首选科目为物理 ,例如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汕头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 深圳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等,这些院校还有再选科目的要求,考生需要在 化学和生物两门科目中,选考其中一门 。
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报考条件更为严格 ,如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苏州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等,这些高校不仅要求考生将 物理作为首选科目 ,还要求考生的两门再选科目 必须为化学和生物。
由此看来,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科目都是各大院校医学专业十分看重的科目。物化生的选科组合涵盖范围比较广,考生基本上能报考大部分高校的医学专业。对成绩优异,想报考医学专业的学霸来讲,物化生确实是具备一定优势,好处较多的选科组合。
2、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及难点
据各省考试院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考科目要求(3+1+2模式)》显示,各院校专业类及专业数一共有30559个,而物化生组合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众多,据统计数据表明, 物化生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达到了98.62%。
如果考生想报考医学专业,那选择物化生组合基本上能涵盖大部分院校的医学专业。但物化生组合的 学习难度比较大 ,这种选科组合对学生的 逻辑思维 及抽象理解能力有着较高要求。 专科路标网
物化生选科组合的 竞争也比较激烈 ,众多学霸都会选择物化生作为选科组合。
当然考生想学医,首选肯定是物化生选科组合。物化生组合基本上能报考大多数高校的医学专业,在考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方面,物化生组合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医选物化生还是物生地?
一般来讲,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选择物化生组合更好。
说实话,如果选科组合中没有 化学 ,那考生能报考的高校医学类专业就比较少。
高中化学与医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考生如果没有扎实坚固的高中化学基础,那学习各大高校的医学专业难免有些吃力。
因此,在物化生和物生地两套选科组合中,肯定是前者优势更为突出。根据目前的主流趋势来看,想学医的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物化生组合。
如果考生追求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自身成绩相当优异,在竞争激烈的局面中,自己也能做到力争上游,那物化生组合非常适合考生取得好成绩,报考高校比较好的医学专业。
物生地不是炮灰组合。
物生地组合属于纯理科组合(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物生地是物理组合中非常好的组合,选择物生地避开了学霸聚集的物化生和物化地。
一、解释:首先,物理必选。这既是学习知识的需要,也是将来报考专业的需要。物理是理科里面最能体现理性思维的学科,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懂物理,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残缺。
物理是研究的力和运动的关系、电场磁场的背景、还有恒定电流、交变电流,以及光学等,这些都是生活贴合很紧密的,或者是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的。选物理对将来的报考来说,选择的余地特别大。如果选择化学或生物作为理科主干,则没有这个优势。
其次,化学和生物选择一个。这两科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性,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不建议两科都选择。两者取其一,由于生物的知识量比化学少,考试的形式也比较单纯,难度上没有化学那么大,建议选择生物。
第三,把地理作为理科的补充是再合适不过了。从传统的观点来分文理科,地理属于文科,但不同于历史和政治的地方在于地理属于自然科学,学到的知识再过200年也几乎变化不大,不像历史和政治主观性那么强。
从答题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只要学的好,地理大部分是客观题,应该更容易拿高分。
物地生的就业方向:IT类企业、电子类企业、政府、事业类单位从事电子系统。
物地生的就业方向:IT类企业、电子类企业、政府、事业类单位从事电子系统的开发设计、技术支持、软件测试、技术管理、电子技术、工艺控制、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电子技术、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的工作。
不建议选物化地的原因:生物地理入门简单,但越学越难。这也就告诉各位高中生,不要沉迷于当前的享受,选择物生地固然有好处,但是坏处自然不可缺少。客观来看:地理生物上课简单,很容易听懂,但是为了区分三六九等,试卷难度会增加。化学物理上课迷糊,可能听不太懂,但是试卷的基础题会比较多。至于政治和历史,就是要看考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学科特性分析:
我们将物理和历史看成是强理科和强文科,其他四科标记为偏弱理文科,并分别标记为蓝色和红色,借此观察组合属性。
1、明显的理科组合。物理+化学+生物选科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同时地理也是文科中的最强理科方案。
2、专业选择面广。物 化生 这类组合专业覆盖95.75%,不能选择的4.25%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物化地的可报专业也超过了95.16%。
3、学科之间关联紧密。学科之间关联极大,除了三科之间的关联,还与数学的一些通用的理科思维以及计算能力等都是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的。
4、记忆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较多。物化生三个科目偏重于理解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 的考察,一般记忆的内容很少。
除此之外,理科思维学地理更具优势。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
以上就是专科路标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专科路标网。选物化生好还是物化地好选物化地的优势:物化地更有优势,因为这个组合成功的避开了选择物理,化学和⽣物的学霸⽽相对来说,⼜选择了⼀个偏⽂的地理学习的难度,要降低很多。选“物化生”的纯理科学科组合还是更适合一些理科逻辑思维较强,有一定应变能力的同学选择,或者是一些将自己的理想大学选择在985,211等理工类高校的同学们之间。拓展资料:关于新高考3+2+1模式是什么意思(怎么选科
考警校必须选科物化政吗考警校是非必须选科物化政的。警校,是警察学校的简称,在中国主要分为公安类院校和司法类院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属于公安现役院校。部分地区为了满足警力不足的现状,从社会招警,这批人员经笔试、面试、政审、体检、体能测试合格后,需要进行公安业务知识的培训,警校毕业后,考生需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试合格后,授予正式警察身份。公安部创办部级的综合类本科警校
2024中医必选物化吗2024中医不是必选物化。中医专业不一定要选物理化学,不同学校的选科要求不同,有的学校对选科不提要求,物理历史均可;有的学校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具体还要以学校官方发布为准。高校中的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有5种选科要求:1、化学、生物均须选考:代表院校: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海军、陆军、空军)军医大学等、天津医科大学、哈
山东选科物理化学必须绑定吗必须。根据查询高考智库网得知,从2024年开始,山东省高考的物理和化学科目实行捆绑政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果选择了物理科目,则必须同时选择化学科目。这一政策意味着,要是不选物理和化学,考生在专业的选择上会受到限制,这主要是针对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门类,在这些门类中,很多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山东2024高考物化要绑定吗?山东2024高
2022天津高考从哪一届物理化学捆绑2024届。新高考模式“有调整”,物理化学“捆绑”了到2024年选科的时候,是需要把物理和化学划分到一起的,现在的情况是把物理和历史进行二选一,剩下的科目自由选择。天津市高考实行分省自主命题,由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江西物化地考生530分好不好好。1、竞争力较强:在江西物化地考试中,530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分
高二理科选科选物化还是物生好,平时化学比生物成绩好点首先要看自己喜欢化学多一点还是喜欢生物多一点,在两门课中哪门更有把握,哪门强选哪门。如果化学和生物成绩差不多,那么要考虑一下将来的专业意向,有些大学的理科专业对物生会有所限制。一般来说,物化的选择面会更广一些,比如学、化工、能源、冶金、土木工程、化工电气等,而选择物生可以考虑报考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等。高二分科是选物化
新高考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好新高考物化生和物化地相比,物化地组合更有优势。物化生和物化地这两个选科方式,如果单纯的以学习难度来说,物化地更有优势,因为这个组合成功的避开了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霸而相对来说,又选择了一个偏文的地理学习的难度,要降低很多,但是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他的优势就不如物化生了,你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情况选择。物化地组合更好一些,主要是物化生就是新高考选科的“迷之
广东物化生和物化地一样分数,排位一样吗一样录取分数线看的是大学,不是选择的科目,每个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都不一样,还要看专业的,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都不一样物化生适合考生类型: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幅度优于文科水平;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大学不考虑学习哲学、历史类专业。物化地适合考生类型:适合物化生的考生也同样适合选择物化地。但一般选择物化生的
2024-06-28 21:55:10
2024-06-28 01:09:46
2024-06-28 06:25:45
2024-06-26 11:46:49
2024-06-23 20:46:58
2024-06-21 15: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