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西藏大学怎么样?

2024-05-02 18:32:44 | 专科路标网

今天专科路标网小编整理了西藏大学怎么样?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西藏大学怎么样?

西藏大学怎么样?

以前大一的时候,刚下飞机我就想回去了,无奈还是去了学校。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谁都是第一次上大学也没个比较,感觉这就是世界屋脊的苦寒学校了,没有之一。

然而,越到大四毕业才晓得藏大这个亲妈也是给予我高等教育的地方。

高考分数线不高。假如你的分数刚好够线我觉得这个学校可以考虑。假如你分数很高或者根本就够不上,你可以不用看下面的内容了。

211大学,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有钱,非常有钱,央妈一年拨款好几十个亿加上自治区财政拨款,花都花不完。据说现在正在申请教育部直属,并积极的参与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其实双一流大学的提法在楼主就读的时候已经初见端倪,只是当时学校比较低调不大肆宣扬,最近教育部明确化建设文件下来以后才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

地理位置偏远,你这个不废话吗,这名字都叫西藏大学了,能不远啊。老子从成都飞还要2个小时,从昆明飞2个半小时,从西安2个半小时,反正每年回家没少坐飞机。坐火车,时间特别长。在火车大提速的今天,进藏铁路就一条青藏线还是单轨的。拉萨到西宁23个小时,简直腰都要坐断了。基本上40多个小时可以到达内地大城市.

城市风景优美,蓝天白云能看腻你,随手手机快门就是一张电脑壁纸。城市植被覆盖率高,树比较少,草比较多。毕竟地处五大自治区里面开发最晚的,经济长年吊车尾的那个。基本没有现代化工业,自然风光程度跟北欧有得比。学校后面有条河据说是藏区比较脏的河了,但是我去游玩了之后发现河水清澈见底还有鱼比我老家那种绿色抹茶河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缺氧,有高原反应!!!!  假如你生理克服不了此困难只能学校安排转学去民院或者回去复读。

气候,冷真的很冷,干非常干,而且宿舍没暖气。常年下雪,六月大雪纷飞,七月下冰雹,冷得你蛋疼菊紧。下大雪去上课真的很是心累。楼主去过北京去过东北就属这个地方最冷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楼主是南方人不耐冻,可是我们宿舍北方人表示,也非常冷。

学费,超级便宜,本专业为全校最贵的几个专业之一,4180大洋每年。还有各种不用交学费的专业。真的,不骗你们,上大学不要钱。书本费每个学期就300多到500多。

生活费,有点贵,楼主每月大概支出1500-2000的样子,毕竟吃盒饭8-10块一餐呢。还有补水防晒墨镜等高原刚需,还要买个好看的衣服拉,羽绒服拉。。。。。

宿舍条件,老校奇差,新校一般基本跟内地差不多。水电全免,对,你没有听错,不要钱。对于网络,不可以自己私自拉线,校园网每月免费10G流量,网速一般。当然还有那个修了一万年都没有修完的暖气。

老师师资,与内地一本相比有过之而不及。老师基本是北大清华等顶尖一流大学的硕士博士,还有海外归来的牛人,哈哈哈想不到吧。比如有个牛津大学还是剑桥回来的老头教高数,巴黎归来的阿姨教法语。本院所有参与专业课教学的老师清一色出身于北大人大或者专业排名前三的学校。因为本专业特殊,教授职称是全国通用无法学校自评,所以教授就几个。本院很小,所以还是够了。所以,本科学生至少是本院学生无需担心教学资源比不上内地。况且,央妈每年都会把内地优秀的师资调过来援藏,是非常优秀的师资。PS:有业内大牛哦 专科路标网

学生质量,没错就是你,你自己考多少分进来的,你不知道啊。

专业科目,出奇的齐全。内地一个健全的综合类大学该有的科目都有了,文、法、理、工、农、医、管理、财经,要什么有什么。什么汉语言文学、交道桥梁、管理经济、计算机、物理环保规划,应有尽有。缺点,就是学院专业分的有点粗不够细,研究所倒是分的细。

专业水平,要是拿出能跟国际上一流比跟国内一流比的专业就只有一些民族性较强的专业了。比如什么唐卡艺术、藏语言计算机录入、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研究、藏语言文学之类的了。这是民族院校的通病。但是一般优秀的学生专业素养拿到内地一比,真的不比一本学生差。就本专业来讲,本科教学水平很高,虽然老师都很谦虚,都是教学相长,老师喜欢带科研做项目。

性价比,本校有很多与内地顶尖一流学校合作的2+2项目。就是大一大二在藏大,大三大四在内地合作大学的专业,毕业的时候发3个证,藏大毕业证学位证加合作学校学位证。这个看情况,每个专业不一样所以参考性不大。合作学校都是神马武大西交复旦央财牛校 哈哈。

关于升学,学校考研的学生比较少。考研升学回内地就读硕士的学校基本就是211 985,这一点还是很有优势的。毕竟这年头学术圈内的游戏规则就这样,你是985 211 在同等条件下,导师要的几率高些,这是事实。考研究生尤其学术型研究生,学校对双非学校歧视已经到一定地步了,大家都多有诟病,在此不再赘述。

毕业前景,以前工作非常好找,现在不好说。只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考完直接打包到政府单位。楼主这届是最后一届“包分配”的学生了。所以师弟师妹们,你们如无意外应该是享受不到这一条的好处了。不做参考。

校园生活,淘宝不包邮,商场少。乐天超市卖的东西还不错,嘴馋的偶尔去吃吃肯德基,电影院少。楼主对各种社团没有好感,对学生会一知半解,未深入了解过。

学校行政强调政治教育,所以学校行政方面非常死板而且又红又专,有些事情底线还是要严格坚守,不过我大学四年醉心的(玩)学(乐)习无法自拔所以影响不大。

关于校长大人,楼主毕业的时候校长大人已经换届。所以对上任校长老房还是有些了解。老房是一位算是体贴学生的校长大大了。还依稀记得当年本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理论创新大赛的时候,本校击败复旦还是哪个学校勇夺第一还是第二的时候,老房可是亲临大会现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最后流下激动的泪水。对我们说,你们终于有出息了,自己做了那么多年的教学工作总归有点成效了,你们就是藏大的骄傲之类的。。。。。。。。。。结果是,现在老房升官了。恭喜。

关于实习,毕业实习基本包分配高法中法,高检中检随便挑,还有业内老大哥的事务所兜着你。内地学生得多优秀才能去这种地方实习啊,说出来是很拉仇恨的。

关于院长大人,楼主毕业的时候院长大人也已经换届。之前的那位是一位是位对少数民族特别照顾的院长,所以不多做评价。但是还记得当年刚上大一的时候,非常难早起,然后此院长大人居然来敲门把整栋楼的人都喊起来叫起床学习。不得不说此院长还是对大家期望很高的。然后呢,就是现任院长大大,此人醉心于学术无法自拔兼任省仲裁院的仲裁员。啊哈,本人的毕业论文指导就是院长大人手(自)把(食)手(其)教(力)学。在写论文的时候也是与院长大人接触不多,院长大人日理万机需要门口蹲点守候。但是与院长大人接触的时候,还是觉得院长大人一股书生气袭来,不能说温文尔雅但是书香门第还是可以形容院长大人的。在做论文答辩的时候,哈哈老师们也看在院长大人的面子上没有太为难答主,简直良心感恩。

关于院内老师,老师们都是国内顶尖学校出身,至少是个985 211。什么北大武大人大中政,川大西财西政,遍地都是。所以,不是名校出身不太可能进入本院参与教学工作。老师们教书是非常以及极其的负责,只要你有求知欲,老师一般都能尽心尽力为带你进门。老师平时态度非常nice有可能是被学校那边的行政经常压迫,到了WU以后我才发现本院老师简直是小天使。平时作业不多,上课积极启发学生,期末考简单,还负责推荐实习,这样的老师简直不要太好。

特别感谢,教务科王老师王科长,还有教过我民法的魏老师,经济法的王老师,还有已经退休的刑法卫老师,当然还有辅导员兼任婚姻法的普哥。商法的老孙,还有忘记名字的民诉法老师。老孙以前曾经为了回来上我们的商法课专门从北京飞回来,点赞有木有。

写在最后,本人现在已经本科毕业,看着多有小鲜肉进来还有比我们年长的硕士博士来藏大修读还是感慨良多。本人在大四的时候进外企实习多月,毕业放弃留在这个城市的机会回到老家,目前在读硕士,感谢藏大亲妈给予我四年的教育,专业水平不敢说有多6,但是半桶水在职场晃啊晃啊,还是能过下去。哈哈,回到内地去面试国字头还有大外企,相比内地好学校还是有可比性的。

西藏大学怎么样?

如何评价三本学校呢?

三本院校,又称为本科的第三批次,现在好多省份已经同本科二批合并了 但现实还是存在的。与一本、二本、三本都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都为四年,三本院校主要是由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组成的,一些是中外合作办学,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等为独立院校,文华学院、大连 科技 学院、 沈阳工学院为民办本科。

三本院校的特点是学费贵,一般学费15000左右每年,艺术类专业和中外联合办学会达到20000元左右每年。本三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一般是比较低的。比如河北省的二本院校的理科录取分数线一般500分左右,而三本院校的分数线会在450分左右,很多三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只比高考本科提档线高20分左右。

毕业证和学位证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早在2002年以前,独立院校毕业证和学位证是一样的,相当于多花点钱上大学,那一批毕业生是比较幸运,2002年毕业证由独立院校颁发,学位证由所属大学颁发,2008年开始,学位证也由独立学院自己颁发,举个例子,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的毕业生,他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所属院校,即中国地质大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一定要考虑好。

如果高考没发挥好,选择本科还是专科呢?

如果想毕业后出来考公务员、考研、出国,本三是比较适合的。而且现在好多证书的报名条件就必须要求你是本科,比如律师证、医师证等,建议在选择专业时认真分析自己的专业本科还是专科更利于提升。如果毕业后想尽快参加工作,做技术工种,专科也是一个好的选择。选择本科还是专科, 主要分析自家经济条件外,最重要的还要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中国的大学一般都是氛围比较宽松的,我认识的很多学生即使考上了全国数得着的大学,也反映比起高中的紧张,大学生活宽松了许多。所以说大学学习有时候是对人的巨大考验,无论在名牌大学还是本三院校里。有些同学严格自律,还能保持勤奋的学习习惯,能积极地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会很受用人单位的亲睐。如果有毕业考公、考研等想法的,自律精神会让你的道路顺畅很多。

如果本三学习自动化专业的话,这个是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工科,建议你上大学后一定要踏实学习专业知识,最好做好考研的准备。

那些比较优秀的本三学生,有的毕业后考入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考公、出国,各种情况都有。向上途径还是很多的。如果毕业找工作的话,本三院校的毕业生在刚毕业的头两年中,竞争力上肯定要比本一本二的毕业生差一点,这时候本三学生要摆平心态,踏踏实实、慢慢积累经验,两年后,很多用人单位不再看重你的学历,而更注重你的经验与专业能力。

以下是今年的部分本三院校排名 仅供参考




三本院校一般都是民办和独立院校。国家承认其本科学历,录取分数线比公办的低一点,学费贵。但是,如果你想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是和一二本一样可以的,(除非有要求除外)所以说,还是有用的,现在有很多地方,已不分一二三本了,统称本科录取,唯一能分别的是,毕业证一样,但是学校名盖章不同,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去读好,因为,现在 社会 竞争激烈,最主要是你要学到专业知识,将来一样会有出息的。

对于三本大学,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 上三本,不如复读!

2. 如何正确读三本?

3. 三本升学捷径!

4. 三本存在的必要性!

下面,我分别对以上观点进行阐述。

1. 上三本,不如复读

如果高考分数过了三本本科线,我建议首先考虑复读!

复读,把给三本民办大学交的高额学费交给好的高考复读学校,重整旗鼓,好好努力一年,争取考上二本公立大学,如果超常发挥,说不定能考过一本线!二本及以上公立大学与三本民办大学相比,一般具备更好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氛围、相对靠谱的同学、更低的学费、……、以及毕业求职时更少一点的就业歧视!所以,用1~2年复读去为自己追求更好的人生起点是值得的!
高考、大学都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很重要的阶段,复读1 2年是值得的!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过,人生的关键,就是那么几步!高考、大学,都是人生的关键点!

2. 如何正确读三本

现在大学扩招,除了211及以上学校的学生,升学、就业时多少都会遇到学历歧视,三本更是如此!所以,如果不考虑高考复读,三本学生为了以后升学、就业考虑,必须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如何增强竞争力,我给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 报考信息技术类新工科专业

这一类专业有两个特点,其一,就业时不太看中毕业学校,更注重实际能力!其二,由于持续热门,在 社会 上有很多培训机构,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这些培训机构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如果报考的是软件类信息技术专业的话,本质上只要有电脑、网络就可以进行自学与能力提高!这种较低的学校歧视、在校培训的便利条件、以及自我提升的便利条件是传统工科专业不可能具备的! 方案二: 选择技能型本科

如果对信息技术类专业实在不感冒,或者无法接受那个行业过长的加班,那么可以选择这几年新兴起的“ 技能型本科 ”,技能型本科是各省响应国家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政策而进行的教学 探索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比一般的三本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比普通的高职具备更好的理论基础,具有进一步深造提高的潜力。这种技能型本科是一种教学改革实验,在中国,实验往往意味着机会,这是中国 社会 自1978年以来屡试不爽的真理之一!

3. 三本升学捷径

实话实说,三本学历,可能是高中没能努力学习的惩罚吧!在就业时,即使你很有能力,但也许没到检验你的能力那一步,你的简历就已经被拒之门外了!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如果家境宽裕,建议去英国或英联邦国家或者香港读研,这些国家或地区都有1年制“ 授课型研究生 ”。这种授课型研究生,学制短,效率高,坚持学习一年后,就甩掉了本科的帽子成为硕士,这样的一年制硕士被政府以及事业单位承认,继续读博也没问题,虽然可能在企业招聘时会被吐槽,会被歧视,但就业环境,比之前的三本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4. 三本存在的必要性

说完了与个人相关的问题,在大的方面讨论下三本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首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截止2017年5月31日,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 其中本科学校为1243所,公立本科院校为826所,民办本科院校,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三本”有417所。

从这个数据可知三本学校目前在国内本科院校中的比例大致为三分之一,即如果没有三本,那么,每年大致有三分之一的本科生不能再读本科,只能读专科或高职,按照现在40%本科率,那么可能本科率会降到30%以下。

另外,三本并不是新生事物,在没有三本和独立学院之前,在以前的公立大学里还有自费生这种情况,自费生使用公立大学的校园,占用大学学位,等于是用国家给公费生的资源给大学创收。后来政府通过独立学院以及民办大学将这些规模逐渐扩大的自费生分流了出去。

所以,大家是不是有点清楚了,如果没有这些独立学院或者民办三本,那么公立大学使用有限的公立本科学位招收自费生,实际上公立本科的学位会比现在更少,那也就意味着公立本科率会比不计算三本时更低,即可能低于25%。

所以,现在能有40%本科率,民办三本功不可没!

最后总结一下我对三本的看法:

高考成绩过了三本线,首先建议复读,考上师资更好、生源更好、学费更少的二本以上大学。

如不复读,首选信息技术类专业,其次可以考虑技能型本科。

三本毕业生,提升学历,选择授课型硕士是一条捷径。

三本为二本及以上本科解放了资源占用,提升了本科率。

以上即是我对三本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三本院校应该大部分都是民办院校,有些地方从2018年开始把三本院校并入二本院校统一录取了。今天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对三本院校的观察。

大部分三本院校是民办与公办院校差别还是很大的

第一、三本大学学费比公办本科院校要高很多 。三本院校的学费一般要比公办本科院校的学费要高很多(差不多都是一万以上), 主要原因在于民办院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学费,而公办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

第二、三本院校大多对优秀师资吸引力普遍不足。 除去教授级别外,包括高端人才方面师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很多民办院校的专职教师都是其他公办院校的老师兼职。这也与民办院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有很大关系。

第三、三本大学与公办本科院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实力的差距。 因为本身优秀师资和本身资金实力不足,导致科研经费投入和学科建设投入不足。

第四、本身办学目标不同。 在我国大部分的民办三本院校更多的是应用 科技 型大学,简单来说就是补充我国高等教育数量不足和普及大学教育;而公办大学本身除去这些责任外,更多的会担当国家和地方的科研。

三本院校(民办大学)能学到东西吗?

个人觉得无论是三本院校还是普通本科院校,能不能学到东西除去本身大学的教育外,还跟自身有关。个人觉得 本科层次(包括大专)民办和公办的办学能力相差不大,其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生以上培养的差距。

就像上面讲的大部分民办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在于学费,而要想多收学费就必须提高自己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所以个人觉得民办大学对于学生的 社会 实践安排是比较好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考生选报。从这点出发,个人觉得民办大学的肯定会在大学期间教会学生一些东西的,甚至某些方面会比公办大学要好。

大学能不能学到东西有几点可以参考:

第一、学校的学习氛围。 这点一般公办大学的氛围要比民办要好,这点可以从院校的考研数量看出来;一般来说公办大学的学生会有较好的学习氛围会让更多的人学会自学。

第二、院校的学术讲座等吸引学生兴趣的活动多少。 虽然说公办院校的优秀教师较多,但是现在对于大部分大学来说基本上老师仅仅是课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课下全靠自己。所以这点来说很难有实际差距,再怎么差的大学老师用来教你是够了, 唯一的差距就是院校的学术论坛和讲座的多少,毕竟这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就是自己的兴趣点了。 作为经历过大学教育的我来说,大学的专业一般来说工科要比文科学习的东西多,但是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还是自己的兴趣,自己感兴趣了自然就学习的快。

现在三本和二本在河南已经合并录取了,但是录取的时候分数还是有很大差别。学费差别最大,毕业证书没有任何差别 。1,分数不够的时候,孩子尽量别复习,因为明年孩子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小,习惯很难改正,除非有非常大的恒心和毅力。 2,找一个孩子喜欢的专业,和现实 社会 接轨的专业,如果孩子都不喜欢,最起码选择一个孩子不讨厌的专业。 3,家里面有关系的一定要给孩子留条后路,毕业之后大部分的孩子想靠自己努力生存,如果真不行,我们还有最后一招。

我之前在一个大专类院校教书,后来跳槽来了一个三本院校。我本人在211院校读书,我就来说一下几类学校的区别,仅供参考:

第一,从教育资源来说,一级院校有一级院校的水准。我上学的高校是个211,研究生是个985,明显感觉985高校的资源比21类和其他本科类院校要好很多:各类讲座,各类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平台。相比较而言,三本类院校的讲座数目较少,资质一般。尤其是就业宣讲团,机会很多,这样子的就业机会到了普通本科院校,只能是就业双选会。平台不一样造就的资源不平等。

第二,之前的专科院校,学制三年,感觉学到的东西有限,对学生的关照相对来说较少,就业的情况和招生有直接关系,当然这可能是市场需求在大学教育中的提现。我就经历过二个专业因为学生就业率底下被撤掉的事情,所以,对于专科类院校的专业设置表示有疑虑。本着市场需求没有错,但是可能忽视了一些学生的兴趣所在。

第三,我现在在的三本,因为学院之间竞争激烈,专业的设置和培养计划在我在的五年里面更换了三次,前提也是贴近市场对于学生的需求。比如之前学生就业设计类型的比较多,我们培养计划以设计为主;后来毕业生策划方向居多,培养方案的制定以策划为中心;现在开始以新媒体运营就业为主,估计方案要发生部分调整。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实践为主,在学生能力提升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

第四,虽然三本院校较211类的学校资源,平台有区别,但是优秀的学生放在哪个平台都会很优秀,所以,抓住大学的有效资源,不管是什么院校,让自己变得优秀最重要。

这个一直是困扰很多贫困家庭很久的问题,三本的确是学费很高,我们学校学费13000住宿费1200,算别的其他的学校每年收15000左右,剩下的就是你的生活费了。我是每个月花700块左右。我希望的是大家不要没去尝试一件事就对一件事做评论,说三本学生怎么怎么了,首先的是,一般来说,三本可能比二本学习差一些,但是素质总体还是优于大专的,这里我说的是大概率,那些非要较真说专科也有比二本抢的我不说什么。

首先读三本,至少你的机会是有很多的,首先是考研,考公务员,哪个不用本科学历。就说现在二本,每天也不是混日子吗?为什么一定要对三本有这么大的偏见。

至于就业这个是看你自己了,除去那些家里有关系的,你想想,你在三本里面比较优秀,四六级,二级,各种证书都有。去外面面试我就不信不要,尤其是北京天津这种大城市。除了那些985 211。对于一本二本三本的概念不是很大。

这就是我的观点,还有大家不要黑三本了,我的三本80%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自己赚的。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放在中国也是三本吧!

不是985,211,剩下都一样,学自己的,学好专业课,多点技术

我来说说吧。

三本院校应该大部分都是民办院校,有些地方从2018年开始把三本院校并入二本院校统一录取了。

国内大部分三本院校是民办,与公办院校差别还是很大的。

第一、三本大学学费比公办本科院校要高很多(差不多都是一万以上),主要原因在于民办院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学费,而公办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

第二、三本院校大多对优秀师资吸引力普遍不足。除去教授级别外,包括高端人才方面师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很多民办院校的专职教师都是其他公办院校的老师兼职。

第三、三本大学与公办本科院校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实力的差距。因为本身优秀师资和本身资金实力不足,导致科研经费投入和学科建设投入不足。

第四、本身办学目标不同。在我国大部分的民办三本院校更多的是应用 科技 型大学,简单来说就是补充我国高等教育数量不足和普及大学教育;而公办大学本身除去这些责任外,更多的会担当国家和地方的科研。

那么三本院校能上吗?

这是肯定的,无论是三本院校还是普通本科院校,能不能学到东西除去本身大学的教育外,还跟自身有关。本科层次(包括大专)民办和公办的办学能力相差不大,其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生以上培养的差距。

就像上面讲的大部分民办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在于学费,而要想多收学费就必须提高自己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所以民办大学对于学生的 社会 实践安排是比较好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考生选报。从这点出发,民办大学的肯定会在大学期间教会学生一些东西的,甚至某些方面会比公办大学要好。

西藏大学怎么样?

一本,二本,三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开展,一些考生依然对一本、二本、三本的理解模糊,也不知道三者之间的不同。对于一本的概念大家都只知道除了录取分数高之外,在步入社会后找工作的区别和待遇就不是二本三本能比?“三兄弟”一起应聘时,招聘者早已选好了心中的答案。在这个看脸看学历的时代,一本肯定是要比二本三本强。一本、二本、三本的差距在哪里?

首先、录取分数线:

一本分数线要比二本、三本的还要高,而公办二本的录取分数线又比民办三本高。当然,目前很多省已经把公办二本和民办三本院校合并为本科二批,虽然院校合并了,但并不意味着就降低了公办二本的录取线。就拿今年的录取情况来看,一本和二本三本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学校之间存在的各种差距。

二.好的学校通常拥有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

这类差距一直存在,但是会逐渐缩小。例如宿舍条件,教室设备的条件等等,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了新校区,那么新校区的硬件设施比起一些老校区的设施肯定会好很多。

三.学校能提供给你的平台较好,获得的资源不一样。

这是学校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之一。比如从讲座方面来说,好的学校经常会有知名教授学者等去讲座,而一般的学校一年可能只会有那么几个有分量的人物来开一场讲座。在学生活动方面,好学校参加全国性的甚至国际的活动、比赛的机会较多,而在一般的学校,通常是校内的活动一大堆,却引不起关注。

四.能够接触到的人和事各有各的厉害。

在一般的学校通常都会经常感叹某个学长学姐有多厉害,某个老师有多牛。而在好的学校,自己身在那个圈子,不会感叹那么多,身边的人各有各的厉害,并且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大家都在向更高处走。

而上面这些差距带给大家的:是思维方式和做事标准的不同。

在名校,很少有去感叹老师有多牛,同学有多厉害,反而大家都在一个积极努力的氛围之中。学习也不仅仅是快期末时候的事,自习室每天灯火通明,上课永远都人满为患,课间20分钟换教室时,学校里到处都是叼着面包奔跑的人。

而如果是在一所一般的学校,可能很多同学会感受到:自己积极向上点、努力一点就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斥和嘲笑,逃课睡觉是常事,学习氛围很差,最努力的时候就是期末复习的时候。

而个别一些稍微努力点的同学,如果不去看看外面真正的世界,就会觉得自己相当不错了,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同学排斥孤立,可能是自己的错,然后就害怕被排斥而放弃去努力。

其实在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里,最可怕的地方不仅仅是资源的匮乏,更可怕的是在最需要开阔眼界的时候被限制了眼界,在最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时候降低了要求的标准,而且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当你在感叹过了六级好厉害的时候,可能在另一所学校的同学的六级已经上了580;当你说课程好难我肯定会挂的时候,别人都是奔着尽可能高的绩点去考的;当你认为过会计从业好厉害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关注cpa、cfa了…

潜移默化之中,你的标准越来越低,再加上自己的失望和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那些实际上能力绝不算出众的人,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缘故,也会被树立为你的榜样。

很多事情还没了解和尝试就已经否定自己,因为你扒拉扒拉周围的人,好像做到这些事情就是大神了,而我不是大神,所以我一准做不到,周围的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降低了你的标准。

也许你们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普通985高校和正经二本能差多少分?根本不是什么天才和常人的差别,考上好学校的人,若是高考手多抖两下真可能和你考得一样。可是后来这四年的耳濡目染,让你给自己的人生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的那些分数了。

找工作时的差距

对于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时都会首先考虑名校学生的面试机会,而且很多公司或者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上明确指出只招收211/985院校。但这也仅限于毕业前后,这样做也并非没有理由。

刚毕业时找工作,学校只是给了一块敲门砖。因为你没有其他的资料证明自己,公司面对无数的候选人,也是无处下手的,这时候,文凭就充当了一种筛选的机制。不同的文凭至少代表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一定的智商水平、一定的高中学习态度、一定的学校风气。一个公司如果愿意花大成本去大海捞针,可能对公司来说不是坏处。

其实看学历这个问题,看的不仅仅是学历本身,而是学历背后折射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自律能力等等。所以用人单位在录取时,势必会考虑这些背后的因素。一般学校学生要得到更好的待遇、职位和公司,在前三五年的学习、累积和吃苦是非常必要的。

三年之后,学历只是很辅助的功能,学习力、能力、责任心、为人处事这些点成为工作能否快速上升的关键。工作两三年后一般来说只要你有了过硬的能力谁还会管你是不是名校出身?老板要的是人才,谁会管你是什么出身。

所以,不是说211、985的大学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再好的环境和资源,自己不把握好自己不努力一切都是假的。

以上就是西藏大学怎么样?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专科路标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西藏大学怎么样?”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