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01:41:58 | 专科路标网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北医科大学转专业难吗?的相关内容。
不难,需要符合条件,河北医科大学新生入学后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条件是全日制本科在读学生在第一学期所学课程考试全部合格,无重修记录,且必修课平均学分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15%(含15%)的可以提交转专业申请。
最终转专业接收的计划数,是教务处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各专业计划缺额数拟定的。详细的实施细则可以登录河北医科大学教务处的网站查看。
转专业政策针对于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在读学生,仅接收高考理科考生。在学期间必修、专业限选课程无不及格,不得有补考课程。
转专业考核:转专业考核为综合课程考试,科目涉及系统解剖学、医学基础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
录取办法:根据高考成绩、CET4成绩、综合课程考试成绩计算转专业总成绩。按照转入计划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确定拟接收学生名单。
转专业初审成绩=百分制高考成绩*40%+百分制CET4成绩*20%转专业总成绩=百分制高考成绩*40%+百分制CET4成绩*20%+综合课程考试成绩*40% 专科路标网
参考资料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医科的大一新生,想转专业1、原则可以转专业,正规大学比如211的,每年把转专业作为它们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越是正规大学,转专业工作越正规。控制比例一般是5%。最多也不超过10%,即一个好专业的班级原则再多进来2-4人。2、没有专业之间的限制,自己可以选择本学院的,也可以在全校内的专业选择。但是提前批录取的只能在本学院内选择专业。3、转专业后各方面和原来的一样,同一个大学的
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大,哈工大,怎样选择?主要考虑专业及就业。下面是一位教育部评估专家对“武书连”版的《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的评价!也许会对你的决择有点帮助。如果你能去上海财经的财经专业、去哈工大的理工科专业我个人认为都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去上海财经被调剂到了理工科那就不如一般二本了。这个排名太过于片面了!其中起绝对因素的是学校的知名度、媒体关注程度和综合程度!很不科学!我是国务院本
山西医科大学能转专业吗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一)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充足的理由包括: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多数都用这一条)。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全部专业学科建设(一)学科建设的不断进步,成为学院发展的驱动力学科建设,是学院的中心工作。1981年,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学科和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同时成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同时,该2个学科均为河北省首批重点学科。自1995年以来,仅河北省政府即已投资学科建设资金500余万元,学校匹配近5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1999年农学院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农业
河北工程大学转专业好转吗?河北工程大学转专业好转的。河北工程大学简介: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是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前身是2003年4月16日由原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含2002年4月5日
河北科技大学可以转专业吗?河北科技大学可以转专业,以下为具体操作方法及其相关规定:为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依据《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一条转专业必须在学院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双向选择。各专业转出或转入学生的比例原则上应
北方民族大学是否可以转专业可以转专业的,大一一年就可以转。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是上学期期末提出申请,下学期直接去其他专业上课;第二个是下学期期末提出申请,大二直接去其他专业上课。不过,转专业要有思想准备,因为,转专业后,你的跟班级一起上课,还要把之前的课程在学一遍,还要考试,考不过的话还得重修(不是补考),这样很累上面的这位说,转专业是要看你够不够优秀,这个其实不是,还是要看专业的问题,我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五年制本科能转专业吗?转5十3吗应该是可以的,从2015年开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改为5+3今年起实施:从今年起,各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将不再招收七年制学生,将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即该专业学生在5年本科合格结束后,可直接读本校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着重强化住院医师实践培养。自2015年起,七年制转为“5+3”一体化的
2024-06-30 13:37:34
2024-06-15 20:48:41
2024-06-23 06:11:53
2024-07-06 11:50:13
2024-05-27 07:32:29
2024-07-12 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