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可不可以异地高考 高考改革

2024-09-04 00:54:09 | 专科路标网

今天专科路标网小编整理了可不可以异地高考 高考改革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可不可以异地高考 高考改革

升学热点面对面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小学升初中、高中考大学


记者深入学校内部,解密招生内幕,直击升学热点。


一、小升初


1. 小学生背不动大书包,拉杆箱轰隆隆进校园


2. 小学生周末加班忙,学业压力持续增长


3. 英语等级考试不再仅限于“奥数”,拓宽评价标准


4. 中学特长生录取不再单凭证书,综合素质成为关键


5. 求学简历能否叩开名中学的大门,个性化展示至关重要


6. 小升初强推“电脑派位”,公平性成为新趋势


7. 小升初“推优入学”实施细则出台,明确选拔标准


8. 培训学校与名校捆绑成为“潜规则”,需警惕教育公平问题


二、高中教改


1. 高中语文教材课改,删去《春》篇,引发讨论


2.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3. 普通中学首招专业运动员,探索多元化教育


4. 少年科学院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激发学生创造力


5. 中学生追逐国际交流经验,全球化视野的重要性


三、高考变化


1. 大学生源之争暗中开战,录取标准趋于多元


2. 高中校长一封推荐函,优秀学生免试上大学,选拔机制改革


3. 高三生集体释放压力,“狂叫”成为减压方式


4. 2009年高考能否成为改革新拐点,关注教育公平与质量


5.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能提高综合素质,引发讨论


第二部分


教育热点新闻成为“两会”一号提案,触及问题深处,引发教育改革大讨论 专科路标网


1. “择校”平均费首次被公开,关注教育公平


2. 谁该为多花的1.2亿元买单,资金问题引发讨论


3. 伪劣教辅书“市场揭秘”,教育市场亟待规范


4.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关注学生睡眠问题


5. 校车何时开出来,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6. 作业本用不完剩下的怎么办,资源利用效率问题


7. 初中男女分班上体育,争议与前行


8. 学生春游悄然解禁,关注学生权益


9. 六名北京山里娃平生头回看话剧,关注教育资源分配


10. 两颗牙引发的教育思考,关注学生健康与教育公平


11. 负债50万元,打工子弟学校申请停办,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


12. 中国足球学校报名人数由3500猛降到50,关注体育教育


13. 与其百万元聘院士,不如十万元奖教师,关注教育投入与回报


14. 成考每科考18分也能上大学,关注教育公平与质量


15. 体育创业:民间老游戏衍生N多新岗位,关注体育教育与经济


16. 社会工作者为啥突然火起来,关注教育支持与社会服务


17. 语言专家联名拯救汉字教学,关注传统文化与教育



扩展资料

《升学热点面对面》是以新闻报道的方式,权威地披露了近年来“小升初”、高考等事关国民教育的政策变化趋势,指点了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地升入理想的学校。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者、决策者。作为一名勤奋奔波在教育一线的专职教育记者,本书中的新闻报道都是最成功的、富有鲜明时代特性的教育改革范例。即将踏人报刊新闻媒体行业的准新闻人。

可不可以异地高考 高考改革

可不可以异地高考

每年两会,总会冒出些热门话题,今年话题之一,是异地高考,准确地说,是没有本市户口的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可不可以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比如,您是从四川来京的打工者,甭管白领蓝领吧,暂时没有北京户口。您的孩子,早些年也随您来京,上了小学、初中,接下来再读完高中,就该参加高考了。这不顺理成章一事情吗?然而不,没这么简单。北京市明文规定,凡父母户口不在北京的子女,不能在京读高中,也不能参加高考!也就是说,您读小学可以,念初中也行,但要读高中嘛,对不起,得回老家去。否则,即使开后门找路子让孩子读完高中,也不能参加北京高考,最终,您孩子不还得回老家去吗? 听老詹这么一说,有人该打抱不平了,什么,不准高考?为什么人家父母来京工作已好些年头,已经为首都建设作出贡献,他的子女却不能享受北京孩子同等待遇,还非得回老家读高中,在当地参加高考呢?这不把人团团圆圆一个家给活生生拆散了吗?孩子孤零零一人重回老家,这不给家长带来经济上的诸多负担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吗?这样做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是的朋友,您说得对。不允许异地高考,确实很不合理,很不公平。正因此,老詹参加全国两会,看到有关呼吁放开异地高考的提案议案,便总是深表同情,坚决支持。前些天曾到一家电视台录节目做嘉宾,谈的正是这个话题,老詹也是旗帜鲜明站在支持放开这一边,呼吁政府体恤民情,及早松绑。 是的,这个情况,我不清楚。我说,但是,对北京不放开异地高考的深层原因,我还是作过分析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有这么两条。其一,放开就会影响京城孩子读大学。过去,北京升学率常在80%以上,比外地高了许多,7万多学生加进来,大学还招那么多,录取率可不就拉下了吗?其二,异地高考一放开,人人都往北京涌,潮水般的高考移民,肯定会给本来就人满为患的首都,带来更大压力。 这两个问题,确实是问题。但并非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冲击京城孩子入学率,这好解决,可以根据测算,将大学录取人数同比例相应增加嘛,这不就不成问题了吗?况且,京城孩子凭什么就该有高录取率呢?冲击冲击,降低降低,我看并非坏事。其次,对首都人口容量的冲击,细想想也不是问题。再建100所高中,乍一听很吓人,但对于曾咐带弯经成功办举过奥运的北京,这算得了多大衡闷问题?不反而可以拉动GDP增长吗?至于高考移民,也不必想得太可怕嘛,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想想,假如您在京没有工作,您会专为孩子上学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当移民吃闲饭吗?何况即使再增加几十万人,对北京也不是坏事,市政府不是早就提出要建像东京、巴黎、纽约那样的世界城市吗?不增加点人口,怎么算世界城市? 总之一句话,放开异行型地高考,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倘若北京一时可能承受不了这么多,可不可以再设一门坎,先放开一部分呢?比如规定,凡孩子在北京读了三年初中者,方可进入高中,进而参加高考,这不就既减少了即期压力,又防止一些人临时到北京凑热闹,形成高考移民吗?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可不可以异地高考 高考改革

2013高考改革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3高考改革的相关内容。

从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编者注:北京新高考方案9日发布,应该是12省份已出台方案)前三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国渐次展开。

广东从“冒进”到“回归”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试验区进入试验。3年后,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通过教育部的评审。当年6月,新高考正式与考生见面。在首批试验区中,广东的方案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个。

按照当年公布的方案,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X”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选考科目X的设置,打破了传统高考统一命题、统一科目的旧框架,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考试科目。

然而,考生对此并不买账。在广东第一年新高考中,竞争小、容易得分的科目成为大部分考生的首选,那些自己喜欢、分数不容易拉开的科目极少有人青睐。同时,由于新高考记分方式由沿用多年的标准分改为原始分,各科试题难度不一,分数难具有可比性,引起家长和考生的质疑。

在2007、2008两年的高考中,都有考生及家长因某一X科题目偏难而“上书”省考试院,甚至要求重新核定理科各X科的评分标准……2008年1月的广东省两会上,民进广东省委递交提案,建议取消X科。当年11月,广东新高考出台了调整方案——从2010年高考起,取消选考X科目,考试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科目类似。对于这次变化,广东省教育部门解释,取消了X科,虽然对高中课改所要求的重视考生的选择性有所降低,但更能兼顾到考生接受选拔时的公平性,更为广大考生所接受。

高考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对目前各省市实行新高考一直给予密切关注。在他看来,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多元化、多样化,很多试验区的高考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体现了这些内容。同时,新课程所要求的多样化、灵活性、选修、模块等理念一定程度上与高考实际操作存在一些不能契合的地方。

刘海峰认为,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公平、高效率,具有可比性。如果没有可比性,公平就很难实现,如果太多样就容易出现可比性不够的情况,广东方案的调整便是这样的例子。

江苏频繁变化的新高考

2008年,江苏省进入新高考试验区。作为教育大省,江苏的高考一直在变化中摸索前行,甚至有媒体归纳出江苏的高考“十年换了5个方案”。如此高频率的变换,在该省设计新高考方案时也未能幸免。

与首轮试验省市的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方案的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案强化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在高考中的比重,2008年江苏高考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时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四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要录取到重点本科,等级要求则更高。

“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是江苏方案的一大特点。”刘海峰说,大部分省市将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而江苏的做法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报考本科、专科的资格挂钩。“把原来的选拔规则由一条线变成了两条线,选拔方式更模糊,引起的问题也会更多。”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年的江苏高考报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理倒挂的局面,许多优秀考生因为选修科目得C而无缘本科。南京市文科状元因为选测之一政治未达到A+,与自己最喜爱的北大失之交臂,因为北大招生限定条件是先要求两个选修科目A+,再划定投档线。当年江苏高考结束后,爆发了几次考生和家长上访的群体事件,在考生、家长、学校的一片抱怨声中,今年1月,江苏省公布2009年高考方案将有微调,这已是该省新高考方案的第三次调整。

对于江苏频繁调整高考方案,刘海峰认为,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它不仅是一个考试问题、教育问题,而且与公平、稳定等有很大关系。如果改动太多、太快,会给中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吃亏的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高考研究者和决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因难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舆论压力盲目地为改革而改革。

浙江试水个性化高考

今年出台的浙江省新高考,在公布方案时就被媒体高调地冠以“个性化高考”。延续了前两轮试验区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浙江的新高考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考核内容,重点测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获得通用型知识的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三科考试基础上,增加技术科目测试,侧重测试实用技能。

三类考试形式,决定了考生的三种不同的求学方向。第一类为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二类为其他本科学校(包括现行的二本、三本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三类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考生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报考的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或二、三两类,同时也可三类均兼报。

此外,浙江省新高考方案还在“多次考试”上做出尝试,首次设立高考英语听力和技术考试,放在平时进行,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

相比前几轮试验中出现的选做、选考等形式,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具有革新意识。分科类选考的出现给予学生更大自主权,不同水平的考生可选择自己适应的方向。也将“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模式逐渐引向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实行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分类考试是今后高考发展的趋势。”刘海峰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透露出的改革精神已得到业内认可。如高职教育强调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像上海和北京就已经做了几年高职自主招生的试点,脱离高考,单独或联合进行考试,浙江的尝试就可以使一些考不上本科和重点线的考生,降低学习难度,选择高职作为求学方向。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放在高考期外考的做法也得到了刘海峰的赞赏,考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机会,取最好成绩。刘海峰认为,外语类考试稳定性比较强,起伏不会很大,听力不放在高考期间考,多次考试取最好成绩,分解了高考的压力。“这已成为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点。”

明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这意味着到2013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与之对应的新高考。作为教育部“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刘海峰对高考改革一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工作,不宜突变式的革命,渐进式的改良会优于突变式的革命。

在刘海峰看来,高考改革最好是在长远规划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引起的震荡会比较小,学生和老师也容易适应,如果一些方案朝令夕改、翻云覆雨的话,会造成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毕业班的教学无所适从。

“北京的新高考方案是一个比较符合中学课改时期,符合民众期待的方案。”刘海峰表示,刚公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体现了在渐进的过程中进行改变,并不是突然变化,而是采取分步走,这样引起的社会震荡会比较小,具有相当可行性的。“既体现了稳定性,又体现了一定的改革精神。”

以上就是可不可以异地高考 高考改革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专科路标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专科路标网:www.szhektwx.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改革 高考
与“可不可以异地高考 高考改革”相关推荐
异地可以高考吗?
异地可以高考吗?

济南职业学院有几个校区济南职业学院分两个校区:彩石校区和舜耕校区。管理系和机电系在彩石校区。济南职业学院学校占地1200余亩,现有彩石和舜耕两个校区,彩石校区为主校区。彩石校区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旅游路5518号,舜耕校区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舜耕路12号。舜耕校区的专业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学前教育、物流管理等,其他的大部分专业都在彩石校区。济南职业学院设有计算机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2024-07-30 18:19:21
可以异地高考吗
可以异地高考吗

2021年株洲成人高考“潇湘成招”APP操作指南?【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注意事项如下:①“填写报名信息”页面,“保存”按钮只保存页面信息,“提交”按钮保存页面信息,同时进入下一个环节;②填写报名信息”步骤完成后,无法从报名步骤条进入页面,需进入后面正在操作步骤相应的页面,点击右上角“修改.上一步”链接一步一步往上退回。.8、填报志愿“填写报名信息”页面,点击“提

2024-07-31 09:43:34
广西桂林恭城可以异地高考吗
广西桂林恭城可以异地高考吗

广西桂林恭城可以异地高考吗可以。根据新政,6类考生在满足条件后可在桂林“异地中考”。第一类是外省户籍迁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类考生分两种情况,一是户籍没有迁入桂林的,二是户籍在中考报名截止前(即2015年5月8日)已迁入桂林的。户籍没有迁入的考生要参加“异地中考”需满足下列条件:为初中应届毕业生,有在桂林的3年完整学籍,并在桂林学校实际就读3年,其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具有

2024-06-25 23:08:31
高考志愿填报异地可以填报吗?
高考志愿填报异地可以填报吗?

高考志愿填报异地可以填报吗?高考志愿填报异地可以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是全国统一的招生制度,虽然各个省份在录取时会有不同的政策和分数线,但考生并不受地域限制,完全可以选择全国范围内的大学进行填报。这意味着,无论考生的户籍在哪个省份,他们都有机会选择并填报其他省份的高校作为自己的志愿。具体来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结合各高校的招生政策

2024-09-15 16:14:25
有异地高考资格的可以报警校吗?
有异地高考资格的可以报警校吗?

有异地高考资格的可以报警校吗?这个不一定,在全国录取的院校,一般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公安部六所直属院校,就没有问题,军校也没有问题,但当地的警察学院,就不一样了,比如:浙江警察学院,一定要在户籍所在地报名,每一个地级市都有名额,所以异地高考就没有资格。异地能考军校吗一、本地人可以报外地军校,但要注意外地军校的招生条件的标准自己是否符合。二、法律依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工作条例

2024-06-19 03:55:14
新高考改革后可以选择院校加专业组吗?
新高考改革后可以选择院校加专业组吗?

新高考改革后可以选择院校加专业组吗?可以。新高考改革后出现了新的填报模式,即“院校+专业组”志愿是在志愿填报时,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单独的志愿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若干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调剂只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个学校下可以填报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意愿;“院校专业组”模式则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

2024-06-25 01:15:29
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异地的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

外地户口学生户口入北京后,多长时间能参加北京高考,用不用提前转学回北京我是一月份转户口到北京,然后就能参加高考了。应该是户口在高考报名之前转过来就能参加当年的高考了。不用提前转学的。但是一定要保证是真户口,不是那种买来的,是靠正规途径得来的。但是你确定有北京户口之后,你参加北京高考还要考虑教材的问题,还要每个省市的侧重考查知识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转学这个问题还是请楼主慎重考虑。不是外

2024-09-20 15:30:06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异地高考可以高考吗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异地高考可以高考吗

甘肃省2017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异地高考可以高考吗一、甘肃省2017年的高考政策,目前尚未公布。二、按照2016年的政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可以异地高考,但只限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三、《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甘招委发[2015]35号)规定:1.凡参加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的考生须符合《报名工作规定》中的相

2024-08-03 12: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