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 20:03:38 | 专科路标网
陕西中医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转专业管理办法
陕中院教字[2015]76号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推进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转学、转专业问题的通知》(陕教生[2006]10号)以及“全省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转专业的基本原则
转专业工作必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有关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遵守规则与程序,严格管理,从严把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全日制一年级在校学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转专业:
1、学生学习成绩及各项表现优秀,转专业后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
2、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的;
3、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的。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
1、以文科录入的学生及录入文科专业的学生转入限定招收理科学生专业的;
2、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专业转入上一批次专业的;
3、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4、有考试作弊或受过行政处分的;
5、申请转专业截止日前有效成绩有不及格课程的(含缓考而未补考的);
6、身体条件受转入专业所限的;
7、正处于休学、保留学籍状态或应做退学处理的;
8、免费医学定向生、委培生、普通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9、其他不符合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我校有关规定的学生或情况的。
二、转专业工作程序
1、审定转专业笔试考核科目
转专业笔试考核科目为一门公共课和一门专业课,教务处可会同相关学院、系对每年新增专业的笔试考核科目进行审定并提前公布。转入学院、系也可根据专业调整情况向教务处申请调整考核科目。
2、确定转入专业计划
教务处与各学院、系根据各专业学生数及相关条件拟定接收转入学生的专业和计划数后,向全校公布。可转入学生专业计划的50%用于免试转专业的优秀学生,50%用于选拔考试和其它方式。
大一第一学期成绩排名在专业总人数5%以内(含5%)的学生可以免试转专业。
3、学生报名申请转专业
在转入专业和计划数公布后,自愿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在所属学院、系报名并填写《陕西中医学院学生申请转专业学习审批表》(见附件一,以下简称《转专业审批表》)一式两份,缴纳报名费100元,在规定的时间内交转出学院、系。
4、转出学院、系审批转出学生
转出学院、系审核并填写意见。汇总后报教务处。
转出专业所属学院、系根据本办法第一条转专业的基本原则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审核确定,转出专业学生的选拔标准由各转出学院、系负责向学生解释。
《申请转专业学生汇总表》经转出学院、系审核后连同《陕西中医学院学生申请转专业学习审批表》、体检表复印件(加盖公章)等报教务处,学院、系上报的申请转出学生人数不得超过当年本专业学生数的10%。
5、教务处复核
教务处对申请转出学生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将有关材料送转入学院、系。
6、转入学院、系面试考核
转入学院、系公布面试考核原则、考核程序和计分标准等,并向参与面试的学生进行解释。由转入学院、系按照公布的原则和标准组织面试考核。面试结束后,由转入学院、系汇总后将面试考核结论等报送教务处。
7、教务处公布免试转专业学生名单
经转出学院、系推荐、转入学院、系审核,教务处审定同意,符合免试条件的免试转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免试学生”)可以免试转专业。
免试名单确定后,由教务处在校内公示。
8、未进入免试名单的学生报名参加笔试考核
未进入免试名单学生的考核方式确定为“选拔考试”,未进入免试名单的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教务处考试学籍科报名参加笔试考核。
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加笔试考核的学生,视为放弃转专业。
教务处向所有报名笔试考核的学生通知考试时间、地点,并按照两门考核科目组织笔试考核(见附件二)。
教务处根据考核成绩从高到低按计划数确定拟转专业学生名单,并在校内公示。
9、转专业名单公示、审批后发文
公示期结束后,由教务处将转专业学生名单报学校审批同意后发文,并报陕西省教育厅。
三、转专业学生的学籍管理
1、获准转专业的学生接到通知后,在下一学年开学前履行《学籍异动学生报到通知单》所有手续后,到转入学院、系报到并办理注册手续,逾期不报到者按未注册处理。
2、转专业者大一在原专业已修读且成绩合格的课程,而转入专业大一以后又开设的相同课程,经转入学院、系同意并报教务处审批后可免修;转专业者大一在原专业已修读的而转入专业教学计划未要求且不低于2学分的课程经申请后可转为公共选修课,每门课程按2学分认定;转入专业大一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而转专业者在原专业大一未修读的课程,必须申请补修。课程编号相同即视为课程相同,特殊情况由教务处根据以上原则处理。
3、学生转专业后按转入专业的学费标准缴纳学费。
四、其他
1、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实施,原《陕西中医学院在校学生转专业学习的规定(修订)》同时废止。
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专科路标网(https://www.szhektw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一可以转专业吗?的相关内容。
大一新生在大一的下半学期可以申请转专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转专业:
(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 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专科路标网
扩展资料
转专业是学生由原专业转入另一专业学习的简称。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本科三年级及其以上或专科二年级及其以上者,自费转入公费者,无正当理由者,均不得转专业。一般须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批或备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转专业
以上就是专科路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专科路标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专科路标网:www.szhektwx.com云南师范大学转专业要求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一、基本原则(一)公开、公平、公正;(二)转出无限制,转入达条件;(三)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和志向;(四)兼顾专业培养规模和
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怎么样好就业吗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社会学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怎么样好就业吗”。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1、各种公司的业务部、营销部、策划部人员,从事跑业务、营销和市场调查、公关策划、市场策划等工作。2、从事文秘、咨询方面的工作。目前咨询公司很多。社会学专业完全可以胜任其中的公关策划、公共形象设计、文秘等工
贵州大学转专业好转吗?难度怎样贵州大学转专业有些难。贵州大学有转专业的机会,但是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比较苛刻,需要考虑到专业的相关信息、课程的匹配性、学习能力等。贵州大学转专业的具体要求如下: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是本科在校生;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原专业学习期间取得良好成绩;经贵州大学教育教学部门审核,转专业所涉及的课程必须能得到匹配,并且申请转专业的
陕西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专业怎么样?就业情况怎么样?先说些自己的感受,一个学校的某个专业怎么样,关键是看这个专业有没有牛逼的人物。其实如果只是上本科,这些牛逼人物基本也不会给你上课。所以只有一个用途就是牌子比较响亮。这一点陕西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还是很不错的。至于就业的话,陕西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有一部分是师范生,师范生都是签订协议的,所以就业问题不用担心、一般都是在重点高中吧,当然也要看你
安徽师范大学转专业难吗?不难。1、教务处下发转专业通知,教务处统计并公告全校可接收的转专业学生人数和转专业特别条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网上进行申报。2、教务处汇总全校转专业学生情况,将汇总表及学生转专业申请表分发至各转入学院,各转入学院组织考核并将结果在校内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将考核结果交至教务处。3、教务处复核并报分管教学校长审核后,提交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社会保障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区别啊?不一样。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有以下区别:一、专业代码不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代码是120403、社会工作专业代码是030302。二、授予学位不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社会工作专业授予法学或哲学学士。三、一级学科不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一级学科是社会学。四、专
到中山大学转专业的几率有多大?一般211的大学都很正规,半年后个人报名,学院批准,参加全校的更换专业考试,一般允许换专业的名额5%,允许参加参加考试的名额最多10%。理科考数学、英语。当然如果有关系就另当别论了。更换专业的范围:本大学各个学院的理科专业均可,提前招生批次的只在本学院内调剂更换专业。只要早做准备,努力下功夫学习英语和数学,争取在更改专业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其次和辅导
苏州大学怎么转专业,难吗??在转专业工作方案执行时间内,自愿、如实填写《苏州大学转专业审批表》,连同打印的中文成绩单,一并交至学生所在学院(部)教务办公室即可。尚未进行专业分流的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可按规定申请转入其它大类或专业;若本学期刚完成了大类专业分流的,本次只可申请转其它大类或专业,不能申请转本大类下的专业。成功转入专业大类的学生,将再按学校有关规定参加专业分流,客观上存在不能
2024-06-30 13:37:34
2024-06-15 20:48:41
2024-06-23 06:11:53
2024-07-06 11:50:13
2024-05-27 07:32:29
2024-07-12 23:05:24